北京看白癜风哪个医院比较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健康的动脉具有弹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动脉壁会变硬,这种情况通常称为动脉硬化。
受累动脉的病变从内膜开始,局部有脂质积聚、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形成斑块,由于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有时候也简称为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的最多见的一种形式)。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危害大,严重的可导致心梗、脑梗,甚至是猝死。
动脉硬化很常见,随年龄递增。动脉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逐渐增大的粥样硬化斑块会造成血管越来越狭窄,使血流通过困难,导致供血部位的缺血,从而产生疼痛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缓慢的进行性疾病,可能早在童年时就开始了。动脉粥样硬化的是多病因的疾病,即多种因素作用于不同环节所致,这些因素被称为危险因素。
主要危险因素有:“三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遗传因素(有家族聚集倾向)。
出现动脉硬化,身体会有哪些明显的表现特征?
1、在运动或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出现胸口疼,又称心绞痛。
最常见的是冠心病,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血灌注不足而缺氧,
当心脏耗氧量增加(如运动或情绪激动时)时,就会出现胸口痛。
如果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狭窄或急性闭塞,可能会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甚至有生命危险。
2、经常头晕,扭头时更严重,严重的会导致脑梗
这是由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到一定程度后,大脑供血不足而缺血缺氧,出现头晕等现象,扭头时加重,甚至晕厥。
如果脑血管本身出现狭窄,也会引起脑供血不足,轻者可能出现一过性的症状(短暂性脑缺血),而严重的狭窄闭塞,可能会导致急性供血不足,造成脑梗塞等严重后果。
3、腿脚经常发凉,发麻麻,走路时疼痛
如果经常在走路时小腿肌肉疼痛,休息后疼痛缓解,或是经常感觉腿脚发凉、发麻,可能与下肢动脉硬化造成的血管狭窄或闭塞有关。
下肢动脉出现粥样硬化、狭窄,造成下肢供血不足而缺血,就会感到疼痛,尤其在运动时加剧,休息后才能缓解,称为间歇性跛行。
如果下肢血管出现严重狭窄或闭塞,可造成下肢坏死、截肢等严重后果。
有研究提示,出现间歇性跛行患者发生心肌梗死风险增加4倍。
值得一提的是,经常腿抽筋也要小心,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或存在血栓时,可导致小腿肌肉麻木、疼痛甚至痉挛。
大部分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缓慢,治疗的关键是早期干预危险因素,保护器官免受损害。有关器官受累后,则按照相应疾病的防治方法规范治疗。
改善生活方式,“学会吃”,可积极控制各个危险因素,改善动脉硬化。
年7月,欧洲心脏病学会旗下杂志《CardiovascularResearch(心血管研究杂志)》曾发文指出,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说,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一方面要限盐,少吃动物来源的食物;
另一方面,要多吃植物性食物,如全谷物、蔬菜、水果、豆类、坚果,用橄榄油和其他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来替代黄油和动物脂肪。
来看看该研究文章建议我们应该怎么吃?
1、少吃红肉和加工肉类,适量吃禽肉
红肉和加工肉类可显著增加心血管风险,而适量吃禽肉对心血管风险无明显影响。
建议偶尔吃加工肉,限量吃红肉,每周不超过2份(每份2两,约g)。
白肉(禽肉)可以适量吃,每周不超过3份(每份2两,约g)。
2、建议每天吃1个鸡蛋
健康人群每周最多吃3份(每份2个),或每天吃1个鸡蛋。
3、适量喝奶
每天喝一杯牛奶,不论是全脂奶还是低脂奶,适量喝并不会增加心血管风险。
4、适量吃鱼,可防动脉粥样硬化
每周吃2份~4份(每份3两,约g~g)鱼,可防动脉粥样硬化。
5、每天吃一把坚果(约30g)
坚果富含亚油酸,每天食用28g坚果,可降低冠心病发病风险。
建议每天食用坚果30g,以促进心血管健康。
6、每天至少果蔬各吃克
每天至少食用蔬菜和水果各g,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和死亡风险。
7、全谷物(低升糖指数谷物)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经常食用精制谷物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相关;而全谷物则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建议每日食用1份-2份全谷物。
8、植物油每天25g~30g
用橄榄油、大豆油、葵花籽油、玉米油等植物油,替代黄油及其他动物脂肪或富含饱和脂肪的油。
9、盐——建议每天不超过5g
高盐(钠)饮食与较高的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密切相关。
综述建议,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摄入5g以下的盐,相当于2.3g的钠,同时减少隐性盐(如酱油、味精)的摄入。
10、饮料会显著增加心血管风险
经常饮用含糖饮料,与冠心病发病风险升高相关。
应该严格限制饮用含糖饮料,并用水替代。
本文由蓝生脑医原创,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