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听?
------品一篇文听一首歌静享“阅荼生活”------
红木
从明清至今一直深受人们的珍爱。
自永乐三年(年)至宣德八年(年)的二十八年间,郑和率众七次远航,历经半个世纪,成功开辟海上丝绸之路。这次历史性的远航对中国的意义无法度量。而这次历史性的时间对中国家具的意义,在于郑和带回来的大批珍贵木材,其中就包括紫檀、花梨木等珍贵木材。直至此时,中国开始制作真正意义上的红木家具。木匠们把带回木质坚硬、细腻,纹理好的红木做成家具、工艺品供帝后们享用,此时红木为皇家所重视。各国在与中国定期和不定期的贸易交往中,也时常有一定数量的名贵红木。到后期红木大量输入及王朝灭亡才流入发展到民间。
这些坚硬的优质木材为明清家具采用较小断面的构件,制作精密的榫卯结构提供了条件。
关于今天红木家具的“红木”一词,从历史上看没有明确的说法。在《古玩指南》第二十九章说“凡木之红色者,均可谓之红木。维世俗所谓红木者,乃系木之一种,专名词非指红色木言也”。明代张《东西洋考》中介绍说苏木时,引《一统志》曰:苏木,一名“多那”俗名“红木”从而可以看出红木一词在明朝已有,但都是俗名。历史上对红木缺乏系统研究,所以长期以来红木制品用材相当混乱。为此,我国制定了《红木》国家标准(GB/T—),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并于年8月1日实施。标准中规定:紫檀木类,花梨木类,黑酸枝木类,红酸枝木类,香枝木类,乌木类,条纹乌木类,鸡翅木类8类书种的木材为红木,这8类木材就是研究明清家具残片木材构造确定的,其他木材不为红木。
明清时代是我国家具史上最辉煌的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家具是明清硬木家具,这类家具当时在宫廷贵族和富商豪族大力推崇下,成为标榜门第和显示权贵身份的奢侈品。
明清家具,特别是明式家具,具有造型简洁,结构合理,比例适度,线条流畅舒展等独特风格,得到了世人的称赞,它是古人在长期实践中聪明跟智慧的结晶,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红木家具从只为明朝的宫廷显贵使用到随着历史的演进走向民间,进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象。红木家具的巅峰是明式家具,它能在数百年间流传不衰,并经过清朝家具繁复演变后回归,并最终获得后世公认的巅峰地位,关键在于其在整个世界家具史上的卓越地位,在于其丰富的文化底蕴。
从红木家具,我们可以发掘出和谐中庸等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传统文人在寄情山水之余,也在建筑、家具、器物等方面彰显诸如气节风骨的自我主张,和琴棋书画、三教九流、茶文化、酒文化等一起,最终定格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等传统观念的重要表象特征。
特别是今天,红木家具仍然是中国不少人士的品位之选。从文化名人到商*精英、新富阶层,随着社会整体文化水准的提升和对红木知识了解的深入,在家居品位选择上,逐步认识到代表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红木艺品的深远魅力。
▲被钓鱼台国宾馆收藏的诚信红木家具▲
红木家具作为高端家具,兼具实用性和收藏价值,上好的红木家具可以传承百年甚至千年之久。这是有确凿依据的:在历史博物馆中就有许多明清时期的红木家具,至今已经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依然完好如初!这就是很好的历史佐证。
红木家具是中式文化的集大成者。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间经历了五千年的沧桑,可以说是千回百转,源渊流长,有太多民族性格和智慧在岁月中积淀了精粹。而作为传统文化的国粹,传统家具中的艺术瑰宝,中国红木家具虽始终驻守在日出的东方,却凭其独树一帜的制作工艺,以及其创新的文化传承方式,正以独立的姿态屹立于世界舞台。
如今唯有红木家具才是最具收藏意义,一是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的责任,二是对古人工匠技艺的致敬,三则是对于收藏来说的增值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最后,红木的历久弥新更是对于一个家族来说,世代传承的意义更是非凡!.TheEnd.——————————————————欢迎转发这厢有礼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帖!
如果您喜欢这篇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