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翅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10亿元四大外企巨头独大广西葡萄农资市 [复制链接]

1#

广西有20多年葡萄栽培历史,葡萄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与之相配套的农资产业的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广西葡萄农资市场份额5-10亿元。而在农化市场普遍低迷的情况下,各大企业纷纷转变经营方式,力求在去产能化大背景下,寻求发展之道。而葡萄种植作为日渐崛起的产业之一,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各大企业争相角逐的对象。

由于土地限制,以5-10亩的小户种植为主。小户对农资价格较为敏感,普遍选用低端农资产品。南方农村报记者调研了解到,农资的投入因葡萄种植户管理水平、用肥用药意识的差异而不同,年投入在元-元/亩之间.由于行情不稳,农户打药施肥也看前一年的效益而定。

-农药市场-

广西桂林葡萄种植上的农药使用量不大,农户用药投入在-元/亩。兴安新世纪农资公司负责人丁朝晖介绍,正常一亩田,一次打药用2壶水(30斤水/壶)就够了。

霜霉病是巨峰、夏黑、温克等桂林当地主流葡萄种植品种需重点防控的病害。另外,巨峰、夏黑,溃疡病也相对高发,温克则受白粉病为为害较重。当地葡萄,中果期前后,会套袋或套旧报纸。这样可明显减少病虫害的侵害,也减少果实中后期打药时的直接接触,降低残留。

记者走访资源县、兴安县、灵川县葡萄种植户了解到,散户葡萄用药成本-元/亩左右,其中生长调节剂使用成本占60-80元。坐果以后用药最多,占全年的50%~80%,此间需重点以防治霜霉病和白霉病。部分种植面积较大的农户用药成本高达-,其中生长调节剂占元左右。一年用药10次左右,花前使用2~3次,花后6~8次。其中,花谢后到套袋前用药最多占了全年用药的将近50%

记者走访农资店和农户了解到,在葡萄栽培的农药产品使用上,销售巴斯夫占50%左右,巴斯夫、拜耳、先正达、杜邦等跨国公司产品占葡萄用药的70%左右。桂林万丰植保公司营销总监易仁国也告诉记者,当地葡萄的杀菌剂市场,巴斯夫是老大,先正达等次之。

在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上,主要是膨大剂(果旺牌氯吡脲、葡宝,夏黑大果宝)和矮壮素的使用。

据兴安县一农资经销商介绍,随着大棚避雨技术的实施,病虫害较早期确有减少,但近年来由于葡萄老化抵抗力下降,再加上近期降雨频繁,葡萄病害高发。“以前打7-8次药就够了,现在需要打9-12次,有时遇到病虫害高发打的次数更多”。而且在果实膨大期到套袋前用药次数更为频繁约占全年用药的一半以上。

兴安县农资店老蒋世权告诉记者,这些种植户在选产品时多以便宜的为主。“三块的跟八块的同类型的产品他们大多选择3快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而种植面积较大的农户大多选用进口的为主。

经调查发现,在葡萄杀菌剂领域国有产品的竞争略显乏力,据先利农王剑介绍,国外企业占广西葡萄杀菌剂市场的75%以上,而当中以巴斯夫、杜邦、先正达、拜耳这四家企业独大,几乎占据了杀菌剂市场的半壁江山。

-肥料市场-

在选择肥料时,兴安葡萄种植户有货比三家的习惯。微小的价格差异,也会影响到他们的购买选择。种植大户则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