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翅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为什么不能通过手术取出 [复制链接]

1#

有人问华子,现在医学这么发达,为什么在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之后,不能先通过手术取出来呢?都是要等到脑梗、心梗等发病之后才能进行溶栓、取栓或是支架手术?华子说,在血栓形成之前,它们只是动脉壁上的粥样硬化斑块,想要取出它们,以现在的医学手段,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等到血栓发生之后,才能进行治疗。

一、取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局限性

我们要明白,只有当血栓发生了以后,血管中才有“栓”,我们才可以采取溶栓或是取栓的治疗方式。在发生血栓之前,血管中的只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这些斑块是很难取出来的。粥样硬化斑块并不是简单挂在血管壁上,可以轻松抽取出来。这些斑块生长在血管内膜之中。想要清除它们,就要破坏血管内膜后才能把它们剥离。

剥离血管内膜的手术带有极大的风险,难度很高,手术中产生的内膜碎屑可能形成新的栓子,血管内膜上的创口也会诱导血小板凝聚,都可能导致血栓的发生。所以只有血管狭窄程度严重,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才会采用此种方法。

这种动脉内膜剥离术也有其本身的限制,要求血管较粗,还要距体表较近才可以实行,目前比较成熟的只有颈动脉内膜剥离术。但是人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时候,病变会累及全身的动脉系统。所以只单纯的剥离颈动脉内膜,也不能%的预防血栓的发生。

支架手术则是针对狭窄血管的补救方法,当血管狭窄达到70%或是以上时,会明显影响器官供血,就需要支架把狭窄的血管撑起来,保证血流的顺畅。为了避免支架诱导血液凝固,在支架之后需要长期的抗凝治疗。

二、并不是所有的动脉粥样硬化都会形成血栓

并不是所有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都会发生血栓,发生血栓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人。血栓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硬化斑块的破溃。斑块破溃形成创面,会激活血小板聚集凝聚进行修复,过度聚集的血小板就会形成血栓。

斑块破溃时有可能释放出斑块内的脂质内容物,或是本应在破溃处起到修复作用的血栓发生了脱落,结果就形成了栓子,随着血液流动。当遇到口径较窄的血管时,就会嵌顿形成梗塞。

斑块发生破溃是因为斑块顶端的纤维帽较薄较尖,形成了不稳定斑块。在血压剧烈波动、血管发生痉挛的时候,不稳定斑块的纤维帽就容易发生破裂,导致血栓的形成。如果纤维帽较厚较平,就不容易破裂,这种不易破裂的斑块被称之为稳定斑块。

三、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的作用

对血栓的预防并不是要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取出来,现代医学还不能有效的对斑块进行清除或是逆转。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方法是控制斑块进展,以及预防血栓的发生。也就是说,动脉粥样硬化虽然不能完全治愈,但是可以控制,不发生脑梗、心梗之类的疾病。

治疗的药物主要是两种,一种为阿司匹林,一种为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作用,也就是说,当斑块破溃的时候,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避免了血栓的发生。而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血脂,可以改善血管内膜的代谢,稳定血管内膜,增加斑块的稳定性,使斑块不易破溃。这两种药都需要长期使用才能产生预防血栓的效果。

综上所述,即使发现了动脉粥样硬化,也并不能通过手术取出硬化斑块。现在的医学技术还无法完全治愈动脉粥样硬化,但通过服用药物可以阻断斑块的进展,以及预防心梗、脑梗等血栓性疾病的发生。药品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在用药过程中发现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或是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