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因缺少科学的红木检测手段,多以红木的某些特征作为参考依据,将性质相似的木材划为一类,统一称呼,而今以树种来做划分,这就出现了古今概念上的混淆。
紫檀
晋代《古今注》:“……色紫赤,亦谓紫檀也。”明代《新增格古要论》记载:“紫檀木,出交趾(今越南)、广西、湖广,性坚。新者色红;旧者色紫,有蟹爪纹。”由此可知,紫檀在明代中叶以前,是指一类颜色较深的木材,在日本,人们至今仍将芯材为紫红色的木材称作紫檀。田家青在《紫檀与紫檀家具》一文谈到:“紫檀并非一个树种,大致有几种木材,纹理和色泽虽稍有不同,均可认为是紫檀。”可以大胆推测,明清时期所言的老紫檀家具,实际制作上应该参杂了很多特征相似的木材,除了今天所说的檀香紫檀,还应该包含黑酸枝之类的木材。
上世纪90年代,马达加斯加卢氏黑黄檀进入中国市场。包括故宫博物院的胡德生老师等业内专家,均认为卢氏黑黄檀才是正宗的紫檀,更符合古籍中对紫檀的描述,称其为海岛性紫檀,俗称“大叶紫檀”。印度南部所产的檀香紫檀则在紫檀的俗称前加上“小叶”两字,称为“小叶紫檀”。年颁布的《红木国标标准》,明确了紫檀专指原产印度南部的檀香紫檀,其余的皆不能称之为紫檀。即卢氏黑黄檀不属紫檀。
明紫檀雕荷叶纹宝座
花梨
花梨,也称花黎,在家具中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唐人所著《本草拾遗》中有言:“榈木出安南及南海,用作床几,似紫檀而色赤,性坚好。”其中所提到的榈木就是花梨,安南则指越南一带,南海泛指两广和海南。可知史上记载的产地和木材特性与今黄花梨相符。清朝晚期,香红木(后文会介绍)进入国内,因与黄花梨相似,称新花梨,花梨则称老花梨,民国后又改称黄花梨。
所以,古时的花梨,即今天所称的降香黄檀(海黄)、香枝木(越黄),以及其他有油性且表面细腻的紫属花梨。
上海博物馆馆藏黄花梨家具
鸂鶒木
鸂鶒木因表面纹理类似鸂鶒鸟的羽毛而得名,纹理细腻、雅致,宜雕刻,又称老鸡翅木、杞梓木、相思木(旧称,非今时相思木)。
有人认为鸂鶒木已灭绝,与今日所言鸡翅木无关;有人以为古时鸂鶒木与今时鸡翅木同种,只是产地不同导致木性差异;还有一种说法是鸂鶒木就是福建所产的铁刀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此文不予评判。
鸂鶒木家具局部图
现在市场上被称为鸡翅木的多是非洲崖豆木,又称非洲鸡翅木。密度较小,且纹理粗糙,与旧时鸂鶒木无关。
非洲崖豆木
铁力木
铁力木可分为细铁力木(蚬木)和粗铁力木(坤甸木、铁刀木),质地坚硬沉重,抗腐耐磨,故俗称“铁木”。因质地过于坚硬,纹理粗糙,难以雕刻,较少用于家具,后逐渐淘汰。在建筑方面使用广较为泛,可用作大梁、大门板、舵杆,秤杆等。
现在所称的铁力木多指铁梨木,不属于国标红木之列。
明铁力木螭龙纹圈椅
老红木
清时人们尚黑,家具用材以紫檀为尊,后国内紫檀存货枯竭,海上贸易又被禁止,就以“紫榆”作为代替品,广东人称它为“酸枝”,北方人则称其为“红木”,为与后期出现的新红木做区分,故称“老红木”。老红木纹理细腻,棕眼细长、宽大,密度比重在黄花梨和紫檀之间,颜色比较深,呈紫红色,为世人所喜,称其为仅次于紫檀的良木。
老红木可对应现在的交趾黄檀以及油性好的奥氏黄檀、巴里黄檀和部分黑酸枝。
故宫藏老红木灵芝罗汉床
新红木
在清后期作为老红木的替代品进入我国市场,颜色呈黄赤色,色彩、木纹较浅,手感和质地不如老红木。
新红木包括花枝(巴里黄檀)和白酸枝(奥氏黄檀)两类,皆为黄檀属。也有地域称花枝和白酸枝是黄檀属中外观不一的两类木材,并不单只某一树种:花枝是黄檀属中花纹绚丽、颜色较深的,其余皆称白酸枝。这又是一个因选取参考标准不同引起的概念混淆。但是在价格上,二者还是以木材纹理、色泽作为主要参考。
巴里黄檀靠背椅
香红木
是清中期黄花梨资源枯竭后的替代品。木纹清晰,结构细匀,某些部位有明显的虎皮纹,断断续续很是美观,颜色偏红,木纹是淡红色的,整体看好像肉色,经水浸泡后,浸出液呈现明显的褐色或是浅黄色。
香红木即现在所说的缅甸花梨,学名对应于今天的紫属花梨大果紫檀、鸟足紫檀。属国标红木。
缅甸花梨花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