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家具常用的木材,如果按珍贵度排名,通常的次序是:一黄二黑三红四白。一黄,指的是黄花梨木;二黑指的是紫檀;三红是指红木,即酸枝木、鸡翅木、铁力木等;四白是指榉木、楠木、樟木等。不过,这个排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定规,会受取材、居住环境、审美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明代家具多采用黄花梨、紫檀、鸡翅木等材料。这些木材硬度高,木性稳定,可以加工成较小的构件并制作精密的卯榫,做成的家具坚实牢固。在表面涂饰上,大部分的明代家具很少滥施雕琢,充分显示了木材的自然纹理和天然色泽,追求木材的自然美。
清代家具多采用紫檀、酸枝木等材料。这些木材色泽深、质地密、纹理细,深受当时的达官显贵喜爱,尤其是紫檀。清代家具在选材上要求无节无疤,色泽均匀,稍有瑕疵,宁可弃之不用也绝不将就。到了清代中期,由于紫檀存量的减少,酸枝木成为了家具的主要用材。
黄花梨、紫檀、鸡翅木和酸枝木,因为应用广泛已为人们熟知。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明清家具中的另外两种硬木材料,它们的虽然不如前面提到的几种木材闻名,却分别代表了两个极端,一个极大,一个极小。
1、铁力木
在明清家具常用的硬木树种中,铁力木长得最高大,因此大材易得而且价格低廉。铁力木材质极重,性坚如铁,不易刨切,不易变形,抗腐性好,对白蚁和虫害的抵抗力强。据传,古代用来囚禁犯人的枷具,就是用铁力木制成的。铁力木在我国的广东、广西都有出产,新伐的铁力木心材呈红褐色,在空气中暴露后逐渐转深,呈紫褐色或黑褐色,边材的颜色稍浅一些,但仍呈显著的褐色。
铁力木的木质糙,棕眼显著,纹理和鸡翅木相似但偏粗。有些家具厂商利用这个特点,以铁力木伪充鸡翅木,或在鸡翅木家具的个别构件上用铁力木充替,更难分辨真伪。明清两代的铁力木家具,体量宽大,用料壮硕,经久耐用,很多至今仍在流传。铁力木和现代家具中常用的格木材性相近,但在植物学上科属完全不同,对二者归属的争议,目前仍然存在(铁力木没有列入红木国标)。
2、乌木
乌木是柿科属中具有黑色心材的一类树种的统称,性坚体重,纹理细腻,黑如墨亮似漆,经久不变。乌木树小无大材,一般多用于家具台面的心板,面四周的边框,和其他不同颜色的木材搭配,或红黑成趣,或深浅对比。传世至今的乌木家具,大多是一些炕桌之类的小件,都极为珍贵。
如果筷子也算家具的话,乌木筷子可能是传世数量最多的明清家具。据史料记载,明代权相严嵩,被嘉靖查抄时,家里有双乌木筷子。连筷子的数量都要精确到个位数,乌木的珍贵,由此可以管窥一斑。
乌木产于我国的云南、海南等地,根据外观和用途的不同,又分为乌木和条纹乌木两大类。前者心材为纯黑色,质地光亮,但材料很脆,因此主要用于制作小件的工艺雕刻品;后者心材黑色或栗褐色,常带黑色条纹,也称为茶乌,主要用于家具的制作。
乌木和阴沉木,也是人们经常混淆的两个树种。阴沉木又被称为“植物木乃伊”,是指木材因地层变动而久埋于土中,在缺氧高压的状态下,在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而形成的一种浑身乌黑的炭化木。目前发现的能形成阴沉木的木材,有铁力木、楠木、樟木、杉木等几种。阴沉木多有裂纹,不适合制作家具,一般只用于小件工艺品的制作。我们认为,用古乌木来称呼阴沉木,会更为贴切。#家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