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禁忌什么食物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11/6159933.html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cardiovasculardisease,ASCVD)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心肌梗死(myocardialinfarction,MI)史?稳定或不稳定心绞痛?冠状动脉或其他血管重建术?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周围血管病变(peripheralarterydisease,PAD)等,以上均为临床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对于ASCVD人群的血脂管理,虽然可通过合理应用他汀类药物改善预后,但近年发表的多项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对超高危ASCVD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在达到1.8mmol/L的降脂目标后,仍有较大的残余风险,进一步降低LDL-C水平可能存在更多获益。近期颁布的《超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对ASCVD中超高危的患者血脂管理进行了更为明确的指导建议,我们邀请了中医院的王墨扬副主任对该共识进行了深入解读。
细分人群
本次共识对于超高危ASCVD患者的定义采用严重事件+高风险因素模式,定义的标准为:发生过≥2次严重的ASCVD事件或发生过1次严重的ASCVD事件合并≥2个高风险因素。表1严重ASCVD事件和高风险因素的定义专家解读:此次对于超高危ASCVD患者的定义基于中国人群的临床血脂管理经验,参考年AHA/ACC胆固醇管理指南[1],采用严重事件+高风险因素模式来进行定义,临床上容易区分;同时较以往指南添加了多血管床病变作为高风险因素,ASCVD患者合并多血管床病变在临床上风险更高,此次添加这一诊断标准对于这部分人群也提出了更高的血脂要求。
精准降脂
LDL-C是降脂治疗的首要干预靶点。专家组建议对符合中国超高危ASCVD定义的患者,LDL-C水平的干预靶标为降低至1.4mmol/L以下且较基线降幅超过50%,对于2年内发生≥2次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患者,考虑LDL-C降至1.0mmol/L以下且较基线降幅超过50%以上。
表2超高危ASCVD患者血脂的干预靶标
专家解读:此次对于降脂的目标值参考了ESC/EAS指南[2],近期的几个大型血脂的研究(IMPROVE-IT、FOURIER、ODYSSEYOUTCOMES)[3,4,5]都很好地证明了较以往更严格的血脂目标值,能够为心血管病患者带来更多的获益。新型降脂药物(依折麦布、PCSK9抑制剂)的出现也为临床医生进行更好的血脂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武器,因此本次专家共识较以往中国血脂指南及共识,对于超高危ASCVD患者提出了更低的血脂目标值。
规范路径
所有超高危ASCVD人群,应在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尽早开始并长期进行降脂治疗。降脂治疗方案包括他汀类药物、依折麦布、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kexin9型(PCSK9)抑制剂等单药或联合治疗。本次共识根据LDL-C水平的干预靶标对于超高危ASCVD患者制定了血脂管理路径(图1),临床医生需识别超高危ASCVD患者,选择合理的降脂治疗,达到血脂管理及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再发的目标。
图1超高危ASCVD患者的血脂管理路径
表3不同治疗方案对未接受降脂药物治疗患者预计LDL-C的降低幅度
注意事项: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应在开始降脂治疗后每4~6周复查血脂水平,调整治疗方案,直至血脂达标,并同期复查肝脏转氨酶和肌酸激酶。专家解读:血脂管理路径可对医生面对不同血脂水平的患者采用哪种治疗方案起到指导作用,可帮助医生对患者在使用药物后血脂能否达标有一个预判断,而不必去等4-6周检测患者血脂水平仍不达标后,再去调整用药。此外,本共识在结尾对于极低LDL-C水平进行了探讨,结论为目前研究尚未发现极低LDL-C水平与低/正常LDL-C水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之间存在差异。文中指出EBBINGHAUS研究及FOURIER研究[6,7]对极低LDL-C水平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极低LDL-C水平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年发布的ODYSSEYOUTCOMES中LDL-C极低亚组分析也观察到LDL-C<0.39mmol/L(15mg/dl)的患者同对照组无论在神经认知还是新发糖尿病等方面都没有显著性差异[8]。小结
对于超高危ASCVD患者,血脂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应尽早接受规范的降脂治疗,同时长期血脂管理达标有助于预防MACE的再发。此共识对于超高危ASCVD患者提出了更为严格的目标值,相信在以后的降脂道路上,他汀联合其他降脂药物的治疗会成为趋势,而新的降脂方案的实施也必将给患者带来更多的获益。
专家简介
王墨扬
中医院副主任医师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结构性心脏病青年委员会委员
亚太结构性心脏病青年俱乐部会员
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心血管病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心血管病委员会结构学组委员
在瓣膜病介入治疗领域参与多项国际国内临床研究,作为主要参与者进行国自然、首都特色等多项基金支持研究,在术前影像学综合评估领域发表SCI及国内外核心期刊10余篇学术论文,并多次于国际心血管病会议进行专题演讲。
年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医院,年起师从吴永健教授并于年获得协和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年至年于美国纽约朗格尼医学中心访问留学。医院心内科经住院医、总住院医师及主治医师规范培训,对于常见心血管疾病尤其急危重症有丰富临床治疗经验,年治疗急重症心脏病患者例以上。在经导管瓣膜病治疗方面具有特别专长,医院瓣膜核心实验室核心成员,年独立分析瓣膜病影像评估超过例。
参考文献:
1.GrundySM,StoneNJ,BaileyAL,etal.AHA/ACC/AACVPR/AAPA/ABC/ACPM/ADA/AGS/APhA/ASPC/NLA/PCNAguidelineonthemanagementofbloodcholesterol:areportofthe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AmericanHeartAssociationTaskForceon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J].JAmCollCardiol.;73(24):e-e.DOI:10./j.jacc..11..
2.MachF,BaigentC,CatapanoAL,etal.ESC/EAS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ofdyslipidaemiaspidmodificationtoreducecardiovascularrisk[J].EurHeartJ.;41(1):-.DOI:10./eurheartj/ehz.
3.CannonCP,BlazingMA,GiuglianoRP,etal.Ezetimibeaddedtostatintherapyafteracutecoronarysyndromes[J].NEnglJMed.;(25):-.DOI:10./NEJMoa.
4.SabatineMS,GiuglianoRP,KeechAC,etal.Evolocumabandclinical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