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治白癜风的知名专家 http://www.tlmymy.com/m/
马未都:不提钱,一提钱就俗了。咱们就谈收藏。
记者:那就请您谈谈当初是怎么想到搞收藏的?
马未都:上世纪80年代,我在北京一份青年文学杂志《青年文学》里当编辑,自己也写过小说、报告文学。在这之前,我是一名工人,文化程度不高,我在杂志社填个人简历时,文化程度这一栏里就填“文盲”两字。为什么呢,我中学没毕业就随父母去了干校,后来又插队,然后就当工人,那不就等于是文盲吗?后来我是写了小说,比如《今夜月儿圆》被《中国青年报》整版刊登,小小地震动了一下文坛,才被杂志社发现,嗬,也算一个人才吧?就这样调进杂志社,摇身一变成了文化人。
我从小爱看书,特别是历史书。懂了历史后,顺便对记录历史的器物也产生了兴趣。我开始收藏的时候正是中国艺术最不值钱的“文革”时期,那时候天津的文物市场形成较早,我在北京厂里上班,一有空就往那里跑。那时我收入不高,每月才40多元。不过当时东西也便宜,我把抽烟的钱省下来就可以买东西了。
70年代末,大概是出于发展外贸的考虑,国家恢复向民间收购古玩旧货了,在北京国营文物商店收购点,每天早晨没开门,外地农民已经推着自行车,车把上挂着老瓷器在那里等着,排的队伍足足有一里路长。价格啊?当时一个清初的青花大瓶,收购价才10块钱。
记者:您收藏的第一件东西是什么?
马未都:第一件藏品是年花元买的四扇屏,也称钧瓷挂屏。当时我是用家里买彩电的钱买的。那东西原来也不是卖给我的,已经卖了外国人,标价是元外汇券。那家店就在王府井一带。后来那东西不让出境,外国人买了也没用。我赶紧要下了打了八折,元。这件东西对我后来的影响很大,它既是瓷器,又是家具。
后来我家里被小偷光顾了一回,我跑回家一看,四挂屏还在,心里一下子踏实了。它就摆在电视机边上,小偷把它挪到一边,偷走了电视机和音响。
记者:俗话说,“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而您这是四扇屏,每片至少镶嵌五片钧瓷,放现在少说也要十多万吧。您这一说往后得注点意,日后有小偷跑您家,可能抱了挂屏就走。再问您,刚涉足收藏,您有没有打算日后办一个私人博物馆?
马未都:没有,绝对没有。我完全是凭兴趣收藏的。钱也不多,不可能有计划地收藏。看中了买一件,纯粹玩玩。据我所知,从事收藏时间比较长、藏品品质比较高的人,基本上是出于自身爱好,很少考虑藏品的经济价值,也不受市场起伏的影响。主要是感情起主导作用,并不指望它天天升值。我就是这样入道的。
收藏界没有圣人,吃药总是难免的
记者:收藏界有一句话:吃药总是难免的。你一开始收藏,有没有吃过药?
马未都:这是谁也免不了的,搞收藏总要付学费。比如收进了一对鸡腿瓶,对方说是明代的,因为当时交易环境光线暗,没能看仔细。抱回家一看,是老冲头,也就是晚清仿明的。但这样的东西还是有价值的,放在今天,这种清仿明的老瓷器怎么也要好几千吧,当时我拿下来也不过90元。再比如买老家具,一批几十件,不可能件件看仔细,整个拿下来,后来发现其中几件是修过的,有几根档子是后来换上去的,不是原先的材质,那样的事就多了。但也不能说吃大亏。
还有一次,我买下一个农民的瓷器后,见他的形象跟一难民似的,就把他请回家,让太太做饭招待他。那人吃饱后说:“这是我一个月来吃的最好的一顿饭,您对我太好了,我实在不好意思骗您,刚才卖给您的瓷器都是假的。”说完撒腿就跑了。后来我把这件东西拿到琉璃厂给专家看,谁都看不准。现在仿古的水平很高,即使是博物馆专家,不经常到市场转悠就可能打眼。
辛苦,并快活着
记者:我不是要替读者问您一声,比如说,当初以较低价格买来的东西,放在今天已经升到多少价位了?
马未都:我告诉您啊,当时我在国营文物商店内销部买老瓷器,清代的碗,非常精美,一摞摞地搁地上,任我挑,10元钱一个。现在这样的碗在拍卖会怎么也要三五万。
文章素材源自互联网
精编整理--公益分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