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翅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百毒不侵镇恶避邪黄杨木雕 [复制链接]

1#
中科携手共抗白癜风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46717.html

在我国为数众多的木材中,有一种木材因其色泽温润,质地细密,适宜与多种深色木材(如鸡翅木、铁力木等)搭配,从而受到木工及雕刻家的推崇,被誉为不是红木的红木,它就是——*杨木。

*杨木又名*杨,俗称千年矮,是一种典型的矮小常绿灌木,生长周期漫长。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有“*杨性难长,岁仅长一寸,遇闰则反退”一说。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杨每岁一寸,不溢分毫,至闰年反缩一寸,是天限之命也。”这些说法在其他书中也多有提及。因其生长缓慢,*杨木一般需要五、六百年才能成材,遂使古人有“千年难长*杨木”之叹。

因*杨木成品较为稀缺,*杨木雕便显得极为珍贵,所以,在中国民间,*杨木制品一直被奉为百毒不侵、镇恶避邪、平安吉祥之上品。

*杨树

*杨木有香气,但很轻、很淡,雅致而不俗,其味道是完全可以用清香来形容的。另外,*杨木不仅可以用来驱蚊,而且还有杀菌和消炎止血的功效。

据说居住在*杨木生长地的山民,就有采*杨叶用做止血药和放置*杨树枝来驱蚊蝇的习惯。

虽说*杨木的生长范围较广,在我国东南沿海、西南、台湾地区均有分布,但*杨木雕的主要产地却集中在浙江的温州地区。

*杨木雕的类型

*杨木雕的类型主要有三种:传统类、根雕类与劈雕类,这三种类型从外观造型到技艺手法都有所不同。像传统类的,就是以人物题材为主,取材很单一,雕刻的时候由群雕或者拼雕两种方式组成,但是程序很多而且复杂。

根雕类的就是取自*杨木的树根部分为原材料,根据树根长成的特性进行雕刻,很考验木雕工艺师的思维智慧与随机应变的能力,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与创作空间。

而劈雕是用那些不能够做传统类木雕工艺品的木材劈开,然后用劈裂后的纹理进行雕刻,讲究寻求自然。

*杨木雕的历史

以*杨木为材料的雕件,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并不短。据目前已有实物推测,其可考的历史最早当在元代。如现存北京故宫(微博)博物院的*杨木雕人物“铁拐李”,就是元代至正二年(年)的作品,距今已有近七百年左右的历史了。

元代*杨木雕铁拐李

相传,*杨木雕是一个名叫叶承荣的放牛娃发明的。叶承荣是浙江乐清县人。一天,他在村头的一座庙里玩耍,看到庙里有一位老人正在雕塑佛像。他一下子被老人的技艺所吸引,随即跑到庙外,挖来了一块很有黏性的泥巴,坐在庙门口,偷偷地学着堆塑。

老人作为当地一位有名的民间艺人,看到叶承荣聪明好学,就将他收为徒弟,教他圆塑、泥塑、上彩、贴金及浮雕等多种技艺。叶承荣进步很快,一年后,就掌握了这些技艺。

一天,当叶承荣在乐清县宝台山紫霞观塑佛像时,观中道人折来一根*杨木,请他用*杨木雕一只如意发簪。在雕刻的过程中,叶承荣发现*杨木木质坚韧、纹理细腻、色彩光泽,为其他木质所不及,是用于雕刻的好木料。

从此,他开始用*杨木雕刻作品。就这样,我国民间艺术园中的*杨木雕诞生了。

从现今搜集的民间艺人口述资料以及故宫博物院所藏实物推断,*杨木雕在宋元时期已初露端倪。至清道光二十年(年),乐清艺人叶承荣用*杨木雕创作了近代乐清*扬木雕的第一件传世作品《太上老君道祖像》,奠定了乐清*扬术雕的扎实基础。

清代仕女像

(这件清代仕女像小巧玲珑,造型委婉圆润,正迎合了*杨木纹细腻的特征。人物雕镂比例匀称,表达的感情真实深切。刀笔精致,线条十分流畅,所雕披巾显见其质料轻薄有飘拂之动感,衣服犹如丝绸的柔软有隐现体态的艺术效果,不愧是一件精美绝伦的清宫案头文玩。)

二十世纪20年代中后期,因朱子常的*杨术雕作品《济癜和尚》《捉迷藏》等在国际展览中连连得奖,使乐清*杨术雕在国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朱子常*杨木雕作品《捉迷藏》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和*府的重视,*杨木雕这一民间艺术品种得以挖掘和传承,*杨木雕的技艺水平也得到迅速的提高和发展,精美之作不断涌现。

由于艺人们的木雕精品不断在国内外展出和获奖,乐清*杨木雕的名气迅速上升。它独特的艺术材料和艺术风格引起世人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